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青果古巷》后记

时间:2012-10-09 09:15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编委会
要多做常州方面的工作,青果巷一定要保护好,这条巷子里的许多建筑很有江南水乡特点。

      “要多做常州方面的工作,青果巷一定要保护好,这条巷子里的许多建筑很有江南水乡特点,在一个经济高速发达,以轻纺工业举世闻名的古城中能保存至今实为可贵。我和罗工(指罗哲文)今天拍了许多照片。青果巷的许多民居,最大的特点,是整个建筑配置合理,还有些建筑不知你注意没有: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属江南古代民居建筑艺术之精品……”

      这是1996年6月8日当代古建学人来常雅集、参观青果巷后,著名古建专家郑孝燮的感言。

      虽然有些古建的墙壁已经斑驳陆离,虽然有些古建的瓦片已经支离破碎,虽然有些古建的木构已经腐朽老化,但是,青果巷的那些明清古建筑群历史的纵深感、技艺的高超性、文化的绵延力,代表着古城的历史,代表着古城的辉煌,代表着古城的文化,它们是数百年来常州先人聪明、朴实、勤劳的艺术结晶。为了让海内外更多的民众了解青果巷,也为了更好地保护青果巷,传承龙城人文历史,所以我们花了两年多时间编写了这本《常州青果古巷》。

      《常州青果古巷》共分为“建筑篇”、“名人篇”、“风物篇”、“梦寻篇”四个部分。“建筑篇”收录了古街古巷、文保单位、历史建筑、传统建筑、消失古迹等内容;“名人篇”收录了与青果巷有关的历代名人74位,按年代,从古至今排列;“风物篇”收录了故事传说、民风民俗、百年字号等内容;“梦寻篇”收录了巷民轶事——众多在青果巷住过的名人或百姓曾经经历过的传奇和轶事、雅士感怀——文人墨客对青果巷情感的抒发。

      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份青果巷的人文历史地图,从而激起全民对青果巷保护的关注和重视。

      《常州青果古巷》与2006年出版的《常州名人故居》、2007年出版的《常州文物古迹》、2009年出版的《常州文物古迹·续编》、2011年出版的《常州历史建筑》为姊妹篇。这些图书在编写过程中均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师友的帮助和支持,他们或提供图片资料,或提供采访线索,或帮助编审校对,因此可以说这些图书是大家共同辛勤劳动的成果。《常州青果古巷》的撰写完稿,同样也得到了众多友人的鼎力支持,他们是: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顾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常州籍全国文博专家谢辰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编审、常州籍文史专家钱听涛;中国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委员会秘书长丹青;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审、《中国名胜辞典》责编、常州籍文史专家薛国屏以及戴博元、陆开宇、冯昕、薛焕炳、顾春平、卢联珍、汤祚永、蒋英慧、袁予、巢长福、姚同德、蒋钰祥、郭建冬、曹又俭、李牧、娄家骐、刘礼常、郑燮贤、张军、潘再生、平英、白马飞飞、余忠良、瞿鼎滋、路锡坤、潘仁龙等,在此向提及名字的和未提及名字的朋友们,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由于资料缺失,加之编写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教正,不胜感谢!(文/编委会)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