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孟河镇出南门,约1.5公里,便是曾出过南朝齐、梁15个皇帝的万绥村了。万绥,好长一个历史时期几乎被人们遗忘,现在经过发掘整理,已发出熠熠闪光。东晋、南朝时,北方人民为避战乱大举南迁,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迁移。朝迁在南方各地设置侨郡、侨县以安置管理这些移民。万绥便是侨兰陵县、侨兰陵郡和侨南兰陵郡的行政中心,一度也是武进县的行政中心。也许是块风水宝地吧,萧氏家族在这里定居后第三代就当了皇帝,万绥成了齐、梁皇族的发祥地。近日我在初秋的细雨中访问了万绥东岳庙,听寺中道长讲述寺庙的历史,知道了它与梁武帝祖宅的关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院中那座戏搂,它的乐池在舞台同一平面的一边,与舞台浑然一体,古朴中呈现着不对称的美,为世所罕见。 孟河医派为我国的中医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群星灿烂,源远流长。其代表人物丁、费、马、巢四大家的医寓和住宅罗列孟河镇中,与其应运而生的中药铺,走一段路便有一家,隐约显示了当年医药业的繁荣。史誌记载,清朝、民国时,“小小孟河镇江船如织,求医者络绎不绝”,“摇橹之声连绵数十里”。且不说道光皇帝、慈禧太后、林则徐、翁同龢等人都请孟河医师看过病,只说丁甘仁一人。他在上海行医,医术高明,不但救死扶伤,还重视人才培养,创办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和广益中医院,是医学界的一位有远见卓识的领头人。现在常州对孟河医派的研究已形成热潮。在当今中医界的精英中,仍不乏孟河派医师。 1980年代,家乡的领导曾叹息道,孟河镇如不被破坏掉,与附近的东山和齐梁故里一道,将是常州的一处旅游胜地。如今振兴孟河已成为干群一致的行动。孟河镇已成为国家中心镇,也是我国的汽配名镇。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工作已获江苏省考查通过,正在打造国家级升级版。镇政府提出了“工业主镇,文化兴镇,富民强镇”的战略。齐梁文化、孟河医派文化、名人文化、小黄山文化、孟河古镇文化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亮点纷呈。可以预料,一个富庶、美丽、宜居、宜游的孟河镇,即将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