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到了收获的季节。记得那是1958年,政府号召全民灭“四害”:老鼠、臭虫、蟑螂、麻雀。一天,政府一声号令,我们全村男女老少一个不拉地各自拿着凡是能敲出声响的物件倾巢出动,“咣咣咣!梆梆梆!嗵嗵嗵!”那声音是真正的全球交响曲,可怜那麻雀吓得晕头转向,纷纷从树上、屋檐下掉到地上。我从家里找了一个铜盆跟着大人们一路敲,那开心劲儿就甭提了。到了祠堂后面,在写着“人民公社大跃进总路线三面红旗万岁”大字标语的高墙下,我看见祠堂屋檐掉下一层被吓死的麻雀,捡了一铜盆回家,大人舍不得油炸,褪毛后就用盐水煮了吃了三天。 五十年前的冬天,可比现在冷多了,多数时候是零下十几度,那时候穷,大家都穿着破衣烂衫,有的小孩破鞋里袜子都没有,可大家照样开心嬉耍。白天都到河里去滑冰,那冰层足有一尺多厚,任你蹦跳,冰层丝毫不动。玩累了回到家门口,那屋檐瓦楞下结的淋独(方言,就是冰锥,形状就像倒挂的竹笋),足有一尺多长,孩子们就用竹棒一根一根地敲,打掉了,转天太阳出来,屋面上融雪滴下来的水又凝结成了淋独…… 夜幕初上,皓月当空,孩子们灌了三碗稀饭,在家待不住,纷纷来到村中央的土场上玩起了老鹰叼小鸡的游戏。一拨人在玩老鹰叼小鸡,另一拨人玩起捉迷藏,那时候村子四周全是树木、竹林、官毛墩(方言,即灌木丛),反正冬天没有蛇虫壁脚(壁脚即蜈蚣),孩子们大胆放心到处乱窜。 不过村子后面的小河边和圩田里是不敢去的,村后人烟稀少,大人们说那里闹鬼,孩子们一听毛骨悚然。圩田里就更不敢进去了,那里树木参天,阴风习习,小溪流水呜呜咽咽,不要说夜里,就是白天,小孩也不敢进去。圩田里还有七个大土墩,老人们代代相传说,诸葛亮跟着他的叔父诸葛玄避难常州时,到这里来游玩过,他看到长荡湖烟波浩渺,就算计到以后蜀吴大军在长荡湖上会有一场大战,所以预先在此筑了七个大土墩,实际上就是以备日后借东风用的七星坛。圩田里各种鸟类、乌龟王八全都有,有时白天跟着大人进去,大人教我们如何找到乌龟蛋,在岸上的松土上,只要看到稍微隆起的地方,土包上还有梅花状的印痕,你去把它扒开,里面肯定有乌龟蛋。大人们说乌龟不在水里下蛋,它要爬上岸在松软的土层上扒一个小坑,下了蛋后再把小坑用松土盖上,盖上土后还不放心,还要用爪子压压盖上的土,留在土包上的梅花状印迹是乌龟的爪印。我们按照此法找乌龟蛋,一找一个准,屡试不爽。河边几百年的老树经过风吹雨打,有的树身斜躺在河面上,一到冬天,如果是大好晴天,乌龟会爬到斜躺在河面上的树上晒太阳,讲乌龟会爬树没人会相信,在这里真能见到乌龟爬树,树干上爬满了大大小小的乌龟,人一来,只听到“扑嗵、扑嗵”乌龟滚下河去的声音。有一次村上开坝,从一个大的板口洞里挖出来七十二只乌龟,大人们说这是乌龟在开会,乌龟也冬训。扒出来的乌龟全部被扔到河里去了,说是不能吃它们,乌龟长寿,这是村上人长寿的兆头。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