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保护老地名 留住城市记忆

时间:2015-01-21 10:27来源:未知 作者:郭华亚
许多老地名,承载着地方的历史文化,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变迁。武进,在漫长的沧桑岁月中,逐渐形成了一大批地方色彩浓郁、反映古城历史变迁的特色地名。

   许多老地名,承载着地方的历史文化,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变迁。武进,在漫长的沧桑岁月中,逐渐形成了一大批地方色彩浓郁、反映古城历史变迁的特色地名。

  随着我区小城镇建设的快速推进,一个个新地名层出不穷;同时,也有一些老地名逐渐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其黯然远去的“背影”,是乡愁的淡化,是历史的断裂,更是文化的失落。

  所幸的是,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作为地名主管部门的区民政局早就意识到这些老地名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始终在研究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老地名;不少社会组织也在积极行动,做好老地名的整理搜集工作,掀起了保护老地名的热潮。

  每个老地名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自季札被封延陵算起,武进的第一个地名“延陵”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而从公元234年东吴大帝改丹徒为武进算起,“武进”这一地名距今也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悠久的历史,美丽的传说,有趣的地名,为这座古老厚重而又生机勃发的城市增添光芒。淹城、拦马河、摇头岸、望郎桥、五洞桥……这些特色鲜明、形神兼备、耳熟能详的地名正一次次地被人们“唤起”。地名,俨然是这座城市的活化石。

  区民政局地名办工作人员蒋立群告诉记者,我区地名文化资源丰富,每一个老地名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阖闾城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据史料记载,2500多年前,吴国国君阖闾曾命大将伍子胥建造都城,名‘阖闾城’。但紧随而来的一场吴越争霸战,却让阖闾命丧黄泉,唯留阖闾城遗址残存至今。2010年4月,武进区政府批复同意设立阖闾城村委;往东紧挨着阖闾城村委的,是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阖闾村委。”

  “阖闾城村”是有幸的,它没有随着城市的变迁而消亡,然而一些同样承载着武进珍贵记忆的老地名有的已烟消云散。如白塔塘桥、南寨桥、兰雪祠……

  面对部分老地名消失的现状,蒋立群介绍说,我区民政部门早已认识到老地名的重要性,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老地名。早在上世纪80年代,区民政局地名办就编撰了《武进县地名录》,在当时全省70多部县(市)地名录中,质量是最好的一部。

  据了解,对于那些有着历史文化传统、老百姓又普遍认可的老地名,地名办也尽量进行保护:一是将部分历史文化价值较大的老地名(古迹)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实现法律保护;二是在我区旧城改造中适当使用本地已经消失的老地名,让老地名重新“复活”;三是新城市建设时尽量避开老地名老建筑,避免人为破坏;四是完善定期巡视修缮机制,避免自然损坏;五是依靠民间力量对地名文化进行挖掘弘扬,唤起全民保护意识。

  地名普查记录城市变迁发展

  “为什么叫淹城,应该背后有个历史故事吧,具体我不太清楚。”“我虽然是土生土长的焦溪人,可我只知其名,为啥叫这名,还真不清楚。”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地名背后的故事并不被当地群众所熟知。

  “2015年新年伊始,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活动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在地名普查过程中,不仅要查清各个地区的名称,更要把地名的内涵、故事、来历完整地记录下来。”蒋立群告诉记者,“希望通过地名普查工作,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地名背后的历史故事。”

  据了解,本次地名普查时间跨度大,普查内容广,信息含量多,主要是为了查清地名及相关属性信息,并设置标准规范的地名标志,完善各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建立地名普查档案,实现地名普查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地名普查很有意义,因为城市中的道路、里弄、寺庙、作坊、小巷等名称中的老地名,是城市发展变迁的刻痕印记,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凭证作用。”在湖塘镇居住了几十年的陈林对此次地名普查工作赞不绝口。

  据蒋立群介绍,此次地名普查将以2014年12月31日作为普查节点,补充查清在这之前变更、新增的地名,并从本月1日起进入全面普查阶段。

  保护老地名热潮悄然掀起

  走进孙晓锋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书柜里码着整整一柜的书籍。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常州地名故事》、《武进地名故事》、武进历史文化丛书之《古迹纵览》这3本书都是他自己编写的。可见,孙晓锋所写的书中,都是有关常武地名文化的。

  因为对地名文化有着不一般的感情,近年来,孙晓锋一直利用业余时间潜心于地名文化的研究。翻开他的收藏本,里面完好地保存着多年来他在《扬子晚报》等各大报纸上发表的100多篇有关地名故事的文章,冯家巷、圆圆庵、纱条桥……每一个地名故事都留下了孙晓锋对家乡的深情。

  “我从小被家乡丰富的‘地名文化’所吸引。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老地名逐渐淡出或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现代化的名字,我对此感到很惋惜,决定为家乡的‘地名文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孙晓锋向记者谈起自己走上“地名文化”保护之路时如是说。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挖掘出家乡的地名故事,我花了两年多时间,跑遍了家乡的角角落落,这样,‘地名文化’积累才更加地真实,更加地丰富。”孙晓锋告诉记者,从2006年开始,遥观、南夏墅、杨桥等众多地域文化特征鲜明的小巷、老街,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足迹。

  在“地名文化”保护的道路上,孙晓锋的身边渐渐聚集了几十位志同道合的人,从2010年开始,孙晓锋带着这群人成立了“常州市地名文化委员会”,孙晓锋被推选为会长。

  带着对文化和历史的敬意,孙晓锋与他的团队风雨无阻,踏遍家乡的每个角落,绘制了武进各镇及中心城区地图,梳理老地名,为新地名命名出谋划策,与常州电视台、武进电视台等合作,制作了几十集老地名纪录片,弘扬“地名文化”,呼吁重视和保护老地名,用地名留住城市记忆。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