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饮食文化 >

清明螺

时间:2018-04-08 09:44来源:未知 作者:苏宝大
俗话说:美味不过清明螺。这是提醒人们,千万别误了清明前后食螺的好时机。

     俗话说:美味不过清明螺。这是提醒人们,千万别误了清明前后食螺的好时机。当你某天有个好心情,又置身于四周那昂首怒放、花香四溢、如痴如醉的油菜花海的风景之中,或朋友、或家人,优哉游哉,闲坐一桌,嘬一嘬螺蛳,呡一呡小酒,那是神仙才过的日子。

     说到吃螺蛳,也只有从立春吃到清明为最好。因螺蛳经一冬的蛰伏,肥美丰盈,入口鲜美。清明后,在我的家乡螺蛳就开始不值钱了,只因清明后的螺蛳进入孕育期,营养开始转移,螺肉逐渐枯瘦无味,再也吃不出明前的味道了。民间还有“清明螺,肥似鹅”的说法。过去穷人买不起鹅,只能下河沟摸几碗螺蛳回家当只肥鹅来解馋。作为水乡吃货,那自然就不能错过这个时令独有的春鲜了。

     我小时候想吃螺蛳并不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因家乡房前屋后,河沟纵横,水草丰茂,螺蛳遍布大河小沟水沿。清晨朝霞初露,河水碧清,准能清晰地看到那颗颗青褐色的螺蛳从河底的淤泥爬到了水沿边,或吸附在水码头那根根的木桩上和斜长水岸边那垂挂着的老柳树的根根枝条上。它们悠悠闲闲,掀开顶上的帽盖,吐露出两根软软的短短的触须,将半个身躯探出壳外,安安稳稳,栖息水中,吸收着营养。大人们划只小木船沿河岸慢慢捡拾;半大的孩子,撸起袖子,挽起裤管,在乍暖还寒的水边,一颗颗摸捞;也有拿上小小网兜的,花上片刻儿工夫,便可捡拾一两碗肥嘟嘟的螺蛳。

     拿回家,先清水养一两天,让螺蛳吐尽污泥。待到要吃时,剪去尾端,再放入清水里,滴几滴麻油,养一个时辰左右,以迫使螺蛳尽快吐净体内的泥沙,便可上锅炒食。

     爆炒螺蛳,佐料不可少。大火烧旺,倒香油,放姜片,加干辣椒丝,待爆炒的螺蛳在锅里听到“嗤嗤、嚓嚓”声,入料酒,再加一小匙豆瓣酱,加适量糖一起翻炒即可,中途边爆炒边加点儿水。炒螺蛳最忌干炒,锅里必须留有汤汁,吃起来才更入味,也容易吮吸出螺肉。起锅前,再撒点儿葱花,一炒便装盘,便是一道上好的荤菜。

     母亲是出了名的烹调螺蛳的高手,邻居们都爱吃到经我母亲巧手爆炒出来的螺蛳。母亲炒出来的螺蛳没有一丁点儿泥腥味,而且好吸,味道鲜美。记得小时候我吃螺蛳,不仅喜欢吃螺肉,而且还要把碗里剩下的螺蛳汤用来泡饭吃,那才真叫带劲。

     吮吸螺肉的高手,无不动作娴熟,令人敬佩。一筷夹一个,准确送嘴边,舌尖轻顶螺口,轻轻一啜,“嗞溜”一声,连汤带汁,螺肉入口,螺壳空了,没有丝毫的迟疑。也有技术略逊的,一吸再吸,螺肉就是出不来,最后还得用缝衣针或牙签帮忙。说到底,春天嘬螺蛳,纯属是一种吸着野味的乐趣。众人坐下,一盘螺蛳端上桌,几十几百颗,风卷残云地吸,谁是吸螺高手,看一看各人面前堆满的螺壳,心中便自然有数了。

     螺蛳肥美时,春韭正当季。有精细人家,也会将螺蛳在锅里先煮个半熟,再一颗颗将螺肉挑出炒春韭。春韭、清明螺,本是最寻常的东西,但它们在这个妩媚的季节里相遇,迸发出无与伦比的春天的野味。

     螺蛳,水乡河沟,处处皆有。它营养丰富,有清热、利水、明目等功效,它是大自然赋予人们最廉价的蛋白质的来源。螺蛳身处淤泥,不躲不藏,吞食腐藻,净化水质,默默奉献于大自然。过去螺狮是劳苦百姓家常之菜,如今也登上了大雅之堂。我认为,螺蛳是当下最接地气的菜肴之一。人生如此美好,春光如此艳丽,在这大好的春色里,如痴如醉吃几顿爆炒的螺蛳,也许足矣!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