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桥人热爱工作、热爱生活,那么,爱吃爱喝也就理所当然。 春节的团子,正月半的元宵,二月二龙抬头的龙盘盘笃面,清明节的煎糕,端午节的粽子和咸蛋,七月半的茄饼,八月半的韭菜饼、芝麻饼和饼陀陀,重阳的蒸糕,十月半的团子和糍团,过年的年团子、年糕等等,一年到头,逢时应节的点心,品种繁多,大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口福。 与此同时,街上的点心,也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大饼、油条、豆腐汤、水饺、馄饨、春卷、汤团、糖芋头、烘山芋、煎糍团、马蹄酥、大包酥、月饼、巧果、桃酥、香脆饼、马脚爪、油绳、粉丝汤、羊汤、阳春面……不下数十种。本文就韭菜饼、小笼包、大麻糕、小馄饨、臭豆腐等几样点心,略作介绍。 韭菜饼 韭菜饼系现做、现煎、现卖、现吃的大众化点心。制作简便,面粉调和为坯,咸生猪油与韭菜细末为馅,擀成薄饼,文火生煎,即成。卖韭菜饼无需广告,煎锅里不断喷发出来的鲜鲜崭崭的拉鼻香味,叫人口水欲滴,人们闻香而至。 它本是八月中秋家庭主妇制作的过节食品,大约二三十年前,才走出家门,进入市场,成为点心。最早的经营者是居民曹秀英老大娘,于人来人往的老乡政府旁边当炉制作,因为香得好吃,油得很鲜,就很快打出牌子。后来曹老太因年迈而歇手。如今一摊在文明路口,另一摊在菜场门口。由于价格便宜,早先5角一块,如今不过2元,光顾者络绎不绝。又因手工制作,往往还需排队。街前街后的农村妇女心灵手巧,勤俭能干,下午 2 点光景推车上市,傍晚落市回家,成为横山桥的名点小吃。 小笼包 小笼包,晨点上品,镇上以“新雅”为最。“新雅”老板来自锡地,从老街迁到新街,已有30余年历史。 横山桥小笼包盛名已久,清末称为小馒头,先后以“三万昌”、“许记正园馆”和黄荣海、杨伯伟的东饭店、西饭店为最。一是皮子厚薄均匀有韧劲;二是馅心用料选用坐臀腿精,加工亦精细;三是“皮冻”讲究,皆是鲜肉皮熬成的膏汁,秋冬时节将蟹肉烹成“蟹粉”作为佐料;四是急火快蒸及时出笼。趁烫吸露,趁热品尝,伴用姜丝香醋,味若天厨。(上)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