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青果古巷·风物篇·青果巷的过年习俗

时间:2012-09-25 10:50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庄小虎
穿越时空,回到那过去的岁月,了解青果巷,首先要了解青果巷的民俗文化,才能解释青果巷的传统文化。

      旧时的青果巷是常州达官贵人聚居之地,这里民风古朴,民俗纯正,是常州地区民俗文化的富矿。穿越时空,回到那过去的岁月,了解青果巷,首先要了解青果巷的民俗文化,才能解释青果巷的传统文化。

      农历一月习惯称为“正月”。正月初一,原叫“元旦”,后来采用公历,为避免混淆,便改叫“春节”,过春节,常州人俗称“过年”。

      传说远古时有一种长着一只角的怪兽叫做“年”,每到新旧岁之交(除夕到初一夜),总要来到人间吃人畜,人们都很害怕,想尽办法躲过这一关。因此,把安全地度过除夕夜叫做“过年”。后来,人们发现“年”最怕鲜红的颜色和响亮的声音,于是就于除夕晚在门上贴上红纸,夜晚敲“元宵家生”、放鞭炮。结果,年没敢来伤人。初一清早,人们见了面,知道夜来无恙,便互道“恭喜”。于是,过年时门上贴红纸、放鞭炮、闹元宵、互相道喜的做法,就沿袭了下来。

      后来,人们感到过年时仅在门上贴红纸太单调了,于是就在红纸上写了字,并讲究对仗,故叫“门对子”,又叫“春联”, 这些习俗,青果巷人家也是一样。

      在民间,“过年”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还不起债的人要出门躲债。一般而言,无特殊约定,欠债应在过年之前归还,但借债人贫困潦倒,无力偿还债务,又怕债主上门讨债,这些人便在腊月二十四日在家祭完灶后,纷纷出外躲债,直到除夕才敢回家。到了大年初一,躲债人看见债主,则相互“恭喜”,按照习俗,两不提及债务。青果巷虽说是富商巨贾聚集地,但毕竟也有穷困户居住,诸如落第的秀才、败落的乡绅等等,这些欠债人则大都躲进青果巷东首的刘仙师庙。据说这刘仙师很有灵验,欠债人在庙里不但有饭吃,而且有病还能得到治疗,可谓是一举两得。

      旧时的青果巷人家在除夕是不睡觉的,上半夜叫守岁,下半夜称熬岁。子时一过(12点之后),大家便提着猪头、公鸡、鲤鱼、香烛、鞭炮,到县城隍庙或刘仙师庙烧头香,求子心切的人家更是如此。烧完头香回来,在家烘火、吃瓜子等待天亮。然后,点香燃烛、放开门炮仗,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取“消除邪恶,除旧迎新”之意。接着,男女老幼穿戴一新,先拜祖先神像,再依次向长辈行跪拜礼(后来改作揖和鞠躬),并说一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吉利话。然后,长辈给晚辈发放红包,称“压岁钱”。

      大年初一的早餐,富裕人家吃莲心汤,一般人家吃炒米茶、团子、糖糕、糖圆和面条,取生活甜蜜、合家团圆、好运长久的寓意。吃过早饭,中青年人出门向街坊邻居拜年。同时,家中备有花生、瓜子、糖果、云片糕、枣子、茡荠等果品,由老人在家中接待来拜年的客人。主人用青橄榄给客人泡茶,叫做“吃元宝茶”。大年初一的中午,一般不新做饭菜,吃除夕剩下饭菜,叫“年夜饭”,寓吃余粮之意,有的一直吃到正月初五。新年头上早晚不能吃泡饭,有吃了泡饭,出门天会落雨的说法。

      新年头上都要说吉利话。为防止小孩说漏嘴,大年初一早晨,大人会用粗毛草纸在小孩嘴巴上象征性地擦一下,称童言无忌。也有人家在年前用红纸裁成细条书写“童言妇语,百无禁忌”,或“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等条子贴在墙柱壁上。初一这一天,不办红白喜事,不出门拜客(即不走亲眷),妇人不能出门拜年,俗称“忌门”。嫁出的女儿也不能回娘家,不然,会”吃穷“娘家。不动刀、剪、针等利器,以图避凶。不洗晒衣物,以示太阳菩萨闲暇。忌扫地,忌倒垃圾,忌淘米洗菜,忌泼水,意思是“勿使财气出门”不倒马桶,否则会“冲撞菩萨”,遭来厄运。夜晚早点睡觉,不点灯,说是“勿干扰老鼠婚嫁”。
      从正月初一起,整个青果巷是民间艺人的天堂,荡湖船、挑花担、踩高跷、调龙灯、调马灯、调花灯、调苍龙、调狮子、调财神、调摇钱树、打莲湘、唱春、贴财神等,热闹非凡。每到一户,户主会发年糕和钱币,作为说吉利话的酬谢。贴财神的吉利话是:“你家今年好,财神来进宝,五谷大丰登,金银不得料。” 调苍龙的吉利话是:“苍龙苍龙大花背,大大元宝滚进来,苍龙摇摇头,年年起高楼”。调摇钱树的吉利话是:“”刘海喜,舍金钱,一舍年年财,二舍万年富”。而唱春人的唱词大都无一定脚本,多系触景生情、临场发挥,多说一些恭维话。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