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菜市场买菜时,蓦见白条条的新藕上市了,心生一计:做藕夹尝鲜吧。中秋节做藕饼、藕圆子、藕夹是苏北老家之食俗,说句不谦虚的话,我做的藕夹还是蛮有“名气”的哦。 做藕夹说起来一点不难,将洗净的藕切成薄薄的藕片,再在两片藕中间夹上馅,合二为一,然后裹上面糊,放入油锅里煎炸即可。说来简单,做起来却颇为繁琐。首先要去菜市场选买材料。藕要择不大不小、圆圆嫩嫩的那种,因为老藕吃在嘴里有渣,且藕孔较大,会漏馅;而小藕藕孔太小,馅难塞,不圆的藕做出来的藕夹不美观。肉糜最好带一点点肥,这样藕夹吃起来比较嫩。所以,每次做藕夹,需要精心策划一番。 具体操作步骤:制馅心——切藕片——夹馅心——制面糊——涂面糊——下锅煎——起锅吃。馅心的制作简单,但关键一点是咸度要控制好。将现买的肉糜放入盆里,打上几只鸡蛋,加少许葱花、姜末、料酒、食盐、鸡精、麻油等,沿同一方向搅动,直至搅到感觉手被一股力量牵制,搅出了黏稠胶质的肉馅心最佳,备用。 接着,切藕片(藕片切早会发黑):用刀切去两端的藕节,再用刨子刨去黑褐色藕皮,直至露出雪白的藕肉来。在水龙头下冲洗干净,轻轻甩去藕段上的水,然后搁在砧板上待切。切藕时,一定要全神贯注,小心翼翼,谨防切破手指或切坏藕片。做藕夹的藕片颇有讲究,要不厚不薄,厚了不易炸熟,口感也不好;藕片太薄会破碎,一般4-5毫米厚为妙。将切好的藕片轻放盆中待用。紧接着下一道工序——夹馅心。用筷子夹一小撮肉馅,置于一片藕片的中心涂匀,填实藕孔。然后,在这片涂了肉馅的藕片上再贴一片藕片,使其重合,夹住肉馅,并轻轻捏拿,使它结实而圆滑。一只只生藕夹便这样搞定,放入盘中待涂面糊煎炸。 于另一只盆中,放入一定量的面粉、生粉、玉米粉混合均匀,打入几只鸡蛋,加适量色拉油和少许香葱、鸡精、食盐等,最后加水一起搅拌成面糊。其实,这个面糊的制作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藕夹的成败、质量与口味。一是掺水要适中,太稠太稀都不行。二是要把握好口味,预防偏咸偏淡。将油烧热,一般在七八十摄氏度较宜,将裹了面糊的藕夹一个个平放进去。用文火煎炸,千万别急,这样藕夹才能熟透。不一会,那些裹上面糊的藕夹,渐渐地由白变成淡黄,又慢慢变成金黄,用铲子给它们翻个身。那些圆溜溜、金灿灿的宝贝,便快乐地在油锅里吟唱着、舞蹈着,吊人胃口。不等藕夹熟透,厨房里就溢满了香气,溢出窗外,惹得邻人闻香而来,大快朵颐…… 做好藕夹,忽想起一句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灵机一动,心生《藕夹》小诗:“莲藕临刀片片匀,肉糜作馅面糊裹。油煎色若金黄染,脆香酥美诱煞人。窃下虽为苏北人,既来之也则安之。江南江北亲情浓,藕断丝连藕夹知。”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