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饮食文化 >

水腌菜

时间:2017-12-26 16:41来源:未知 作者:王永林
常武地区有一句农谚:“十月栽菜十月腌,粪桶扁担不离肩”,是说霜降过后,从立冬到小雪这段日子里,天气晴好,雨水较少,天蓝风轻,一二十摄氏度的气温,最适合白菜生长

    常武地区有一句农谚:“十月栽菜十月腌,粪桶扁担不离肩”,是说霜降过后,从立冬到小雪这段日子里,天气晴好,雨水较少,天蓝风轻,一二十摄氏度的气温,最适合白菜生长,常常只需一个月时间就可以收获。这时,秋收秋种也刚刚结束,正是过冬前踏水腌菜的大好时机。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落后,物资匮乏,老百姓常年也难见荤腥,其它副食品又极少,踏上一缸水腌菜过冬既可以做菜又可以饱腹,水腌菜就成了每个农家饭桌上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主菜了。

    踏水腌菜非常费时费力,通常要花两三天,要几个人合作才能完成。首先得把自家地里种的白梗菜(也有少量的雪里蕻)割下来,摊在地头上晒上一两个太阳,收回后,在门前土场上一棵棵摊开,再晒上一个太阳,然后傍晚将晒瘪了的菜切去老根,剥掉外边的老菜叶,再到码头上将整棵菜洗干净。这些活通常都是母亲和姐姐做的。

    踏水腌菜前,母亲嘱咐我们,不能说“杂话”,不能说“酸”。通常踏水腌菜必须由男人们踏,可我父亲在外工作,所以由我踏。踏水腌菜一般都是光着脚板,母亲怕我脚冷、脚痛,总叫我穿上一双新草鞋,说小孩子在缸里转来转去不容易头晕。踏时,先将一些白梗菜在缸底铺上一层,撒上一层盐,然后我站进缸里开始一圈圈地踏起来,直踏到这层白梗菜由青白色变成紫白色,母亲说踏熟了,我便爬出缸,站在旁边方凳上。母亲又开始铺层白梗菜、放层盐,我再站进缸里去踏。踏到一半时,为了早点歇,我便想偷懒,踏了几圈就催着母亲放白梗菜,母亲便耐心劝导说,踏水腌菜就像你们写字一样急不得,要一笔一画写端正,否则字就不好看,菜不踏熟腌出来也不好吃。直到今天,我仍清楚记得母亲说的话,牢记于心,并懂得了做什么事都不能马虎,要认真。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脚下喀嚓喀嚓踏菜的声音也一直响着,不知铺了几层菜,撒了几次盐,我只觉得从原先站进齐肩平的水缸里慢慢地升上来了,可以轻而易举地自己跨出大水缸站在方凳上了。踏完了最后一层白梗菜,这时水缸里青色的水也几乎浸没了缸里的菜,跟缸口一样平了,菜终于踏好了,母亲在缸里压上了一块二三十斤重的大石块,说:“只要等上一个星期,就可以食用了。”

    那时,差不多每户农家一冬一春的主菜全靠它。水腌菜可以和许多菜烧,如水腌菜笃豆腐、烧鸡蛋汤,还可以和黄豆芽、百叶、豆腐干、胡萝卜炒出“花鸡菜”,或用各种小杂鱼烧出“水腌菜冻小鱼”用来佐酒搭粥下饭都极佳,那个鲜美啊用什么词都难以形容出来。过春节时还可以做团子、馒头的馅,水腌菜简直是菜中的“百搭”,无所不能配。

    水腌菜还有一个特点,从咸菜缸里摸出来菜梗变得晶莹剔透,嚼在嘴里很脆嫩。除自家食用外,许多人家走亲戚时,还用来馈赠外地、城里的亲朋好友,很受欢迎。

    更难能可贵的是,水腌菜陪伴着我们这代人共同度过了青少年时那个困难时期。由于当时吃不饱,每当放学或干活回家,肚子饿得咕咕叫,这时候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摸出一棵水腌菜来就一碗粥汤,或一勺灶头上的颈罐水。在那个时候,也算得上是一种享受了。

    后来,踏水腌菜的人家慢慢少了起来。因为年轻人不再呆在家里,进城或去外地工作了;更主要的是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了,菜篮子里丰富了。而且,踏水腌菜量大,人口少了,独家小户也已不适宜了。但过年时,市场上仍能见到它的身影,且价格不菲,这说明还有人惦记着它。我总会买上几棵,水腌菜上不了现在的饭桌,但仍入得了我们这辈人的口。

    眼下,冬天又到了,我又想起了当年自己踏的水腌菜。因为它那浓浓的乡土气息、家的味道已深深地烙在了我们这辈人的心里,久久难以忘怀。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