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饮食文化 >

向食物致敬

时间:2019-06-01 11:30来源:未知 作者:张戬炜
幼时祖母教我吃饭,听到最多的教诲,是不能剩饭碗。剩饭碗,是常州方言,意思是碗里剩有饭米糁。饭米糁,也是常州方言,指煮熟的米粒。甚而言之,连桌上都不能有米糁。

     幼时祖母教我吃饭,听到最多的教诲,是不能剩饭碗。剩饭碗,是常州方言,意思是碗里剩有饭米糁。饭米糁,也是常州方言,指煮熟的米粒。甚而言之,连桌上都不能有米糁。如果不把饭碗吃干净,常州俗话责曰:“饭碗不干净,阵头打杀人。”阵头,又是常州方言,说的是雷电。祖母认定,如果不认真吃饭,不把每一粒米都吃进肚子,那是要遭天打五雷轰的。

     祖母华金秀,生于晚清,长于中华民国,以105岁高龄逝世。上溯三代,都是常州土著。祖父36岁去世,上溯三代,也是常州土著。可以这样说,我的家族,世代为常州这块热土所哺育。所有的生活习惯,无不打上常州的烙印。以祖母为例:祖母不识字,连自己的姓名都不会写,更不知道什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类,但她知道,食物是苍天赐与,必须善待,不能糟蹋。

     祖母三十出头就守寡,膝下两女一子。奔波衣食、养育子女,于一个江南女子而言,堪称重任。也曾有人劝其改嫁,然为了孩子,她几十年独立支撑。抗战期间,为了生计,下乡背米,途中遭遇枪战,身中两枪。也许是因为敬天之心深重,苍天有眼,活了下来且没有落下残疾。先后嫁出两个女儿,培育父亲读书至高中、娶妻成家。然后抚育孙儿孙女,乃至重孙,独木终于成林。于这种人生历程而言,敬天畏命,善待食物,可谓无比重要。

     成家后操持家务,才体会到祖母当年持家之不易。就说饮食。二姑姑婚后,因姑夫在上海工作,一直没离开娘家。我父母育有三个孩子,姑姑家有两个。祖母照料五个孩子、还要料理全家一日三餐。清早醒来,一家九口的早饭已经烧好。中午父母回家,午饭那三四个菜、一碗汤,孩子与大人都得吃饱。晚上又是一家九口。几十年如一日,一只煤球炉加上一只铁锅,就是祖母的命根。

     饶是如此,祖母以敬意对待食物的举止,一直深刻于我记忆之中。春天的荠菜、夏天的苋菜、秋天的韭菜、冬天的芹菜,井台之上,都要一根根过手。当年猪肉稀缺,吃馄饨时,为了馄饨能有肉香,一定取来猪油渣,细细剁碎了,混入青菜馅中,增加香味。哪怕是一碗普通的豆腐,为了口味,一定要用猪油,以冒充肉味。猪肠、猪肚、猪肺,端上桌来,从来没有腥臭杂味。至今对常州风味的肚肺汤情有独钟,源于幼时缺少肉类,常以猪下脚充大荤的香氛记忆。

     旧时里弄,一个院子住了十家八家,引出一个常州风俗,叫“行饭碗”。盛了一碗饭,夹上一筷菜,端了就往邻居家走。邻居客气,往往会让“行饭碗”的,尝尝自家的菜。祖母料理的饭桌,因为味道好,“行饭碗”者必到。尝后夸曰,奶奶烧菜认真,所以好吃。

     祖母烧菜,认真到油瓶外面不见油腻。几户合用一个空间烧饭,是当年盛况。没有听说过抽油烟机的年代,一排油盐酱醋瓶子,都是油渍粘腻,唯祖母手中,瓶子干干净净。曾经问过,祖母说,烧菜时,手边放块抹布,倒了油,顺手把油瓶擦干净,也不费事。他们都不讲究。马马虎虎,怎么烧得好菜。

     饮食讲究,讲究到每个细节。当年之穷,穷到三坊五邻里,几乎没有人喝茶。渴了,就喝白开水。从小知道茶叶金贵,源于此处。父亲一直喝茶,是祖母培养的习惯。小孩不懂茶叶,祖母给泡大麦茶。没有大麦时,硬蚕豆的壳,下锅炒焦,泡了当茶喝。祖母认为,喝白开水,是不认真过日子。一户人家的吃喝,只图得过且过,家中孩子长大,不会有出息。

     有个成语叫“调和鼎鼐”,说的是烹制食物,要把味道调好,才会受欢迎。此成语一般用于譬喻处理国家大事,意即国家大事的处理方式,轻不得,重不得,要恰到好处。然,家庭日常生活,最重要的,何尝不是调和鼎鼐。俗话说,喂不好胃,就没有家。饭菜做不好,轻则不思归家,重则影响健康。祖母肯定不懂什么叫“鼎鼐”,但亲力亲为一辈子,就是调和了一个大家庭,并于此中,调教出了还算有点出息的子孙。

     食物乃为天赐,一粥一饭,思来之不易,深镌于国人灵魂深处。今日回想,祖母之讲究,其实就是善待,是对食物保持敬意。敬重食物,也是一个不识字的常州女子,对苍天的敬意。

     像祖母这样的江南女人,是鱼米之乡的根基与灵魂。食物因她们而魅惑,家庭因她们而温馨,生活因她们而美好。她们可以不识字,可以一辈子操持锅碗瓢盆,可以不知道诗与远方,但是,历朝历代的江南才子,锦心绣口、笔底烟霞,满腹经纶、倚马千言,乃至江南的鱼跃龙幻、稻香蛙声,无一不是她们哺育、她们喂养。

     民以食为天,是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说的。中国文化体系中,“食”与“天”齐。天有道,食亦有道。向食物致敬,就是敬天。因为食道者,就是天道。想起祖母,以及常州古往今来的祖母们,敬天畏命、珍惜食物的生涯,写下这些与食物有关的文字,真是感慨万千。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