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马地名

时间:2014-01-30 10:23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张军
常州武进地区有许多带有“马”字的地名。以常州中心城区为例,有马山埠、马园巷、马公桥、马蹄巷、白马巷等地名,在郊区、武进有马巷头、马过头、马杭、马鞍、马池沟等地名。

 

       地名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表示一定的方位及范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作为文化古城,常州及其周围郊县的地名承载了厚重而深远的文化内涵,比如带有“马”字的地名。以常州中心城区为例,有马山埠、马园巷、马公桥、马蹄巷、白马巷等地名,在郊区、武进有马巷头、马过头、马杭、马鞍、马池沟等地名,其中,据不完全统计,仅“马家塘”就至少有13个,马家头11个,马家村8个,马家村有6个。蔚为壮观的马字地名,是常武地区地名文化中颇具影响力的组成部分。

       与姓氏有关。有些马字地名是从姓氏来的,主要是马姓人士迁居本地,凡是“马家头”、“马家巷”、“马家塘”等地名,绝大多数和马姓迁居当地有关,如茶山勤丰村有马巷头,常春村的马家村等等,其中最著名的是马杭桥和淹城路边的马家巷村,马杭桥地段原有唐代建的青龙庵,后有马、王两姓在此集资建桥名马王桥,186年桥南移重建,定名马杭桥。马家巷村在出入口路上设置了巨大的过街门楼,用不锈钢等材料制作了“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标语,并有一匹正在疾驰的奔马侧影。爱国教育家、民国时期南京市长马元放是蒋公岸村马家村人,他的老家距离马家巷村并不远。常州西门外南运桥至马公桥右岸,为本地大姓薛氏族居之地。马公桥得名来自于旧时一名姓马的长者捐资兴建石桥因而命名。  与养马骑马有关。在老城区,马园巷这一地名为众人熟知,巷名起源于宋代,这里原始校场,为驻兵演习之场所,元代成为兵营的养马处,明清两代沿称为马园。因此地巷弄较多,逐渐扩大称打大、中、小、后四巷。清以后这里成为达官贵人、名人雅士之住所,原为最有特色的江南民居建筑群。20世纪六十年代,曾经改为永红一巷、永红二巷等,至本世纪初,该地区建成了繁华的南大街商业步行街。当然,湖塘有处“马园”,虽然也叫马园,却不是养马的地方,而是种麻的地方,古称麻园,后来讹称马园。丁堰有马过头,是剑井寺的养马处。马池沟,以明初阳山莫天佑马队驻地而得名,同样的地名在剑湖两地均有。如政平的走马塘,这里的走马塘原为河名,旧常州城到宜兴城的官路经此河中段而过,建有后泽桥,又名大路桥,常有文武官员骑马而过,因名走马塘,清代光绪武进阳湖合志中已称为走马塘镇。

       至于所谓“下马桥”,在湖塘有下马桥殷家村,在常州东门也有,传说都很类似,都说是白尚书的女儿娇气,白尚书的夫人用一只吃饱了不能再吃食的狗斗败了亲家的锐气,天天用快马把自家的饭菜送到小姐的婆家,乡民厌烦,在其必经之地的桥上砌上了墙门,让白府家丁只能下马而行,故称下马桥。遥观的东马庄西马庄相传为南宋兵营所在,西夏墅的前马庄、后马庄也是兵营遗迹。本地尚有“宝马路与放马滩”,传与元末明初朱元璋有关,所谓“宝马路”位于今长虹西路沿线一带,今湖塘镇聚湖村南端大通河畔大通河中的草滩被叫作了“放马滩”。

       本地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马地名,如潞城沙河浜村也有走马村,又名走马厅。此地原有大户人家厅屋雄伟宽大,比当地普通民房大得多,乡民用一种夸张的语气称之为厅内可以“走马”,故名。

      与地形有关。中国人注重风水,堪舆在人们的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谓龙马精神,定居或建坟等等都要看风水,龙形宝地当然值得珍惜,而象马的地形也为人们所喜欢,在常武地区,此类马地名并不少,如嘉泽镇沈叶村的马塘坝,以塘形如马,而塘上筑有一坝而得名,嘉泽三星村的马墩湾,就以村后有座地形如马的大墩而得名;马腰沟,以村东的河道呈马腰形而得名,百丈卞墅十八村的马腾降,也是以地形而得名。洛阳镇有地名马鞍,以当地马鞍墩而得名,传说当地有高低起伏如同马鞍一般的大墩。厚余的满墩,其实就是马鞍墩的快读,当地也曾有形如马鞍的大墩。礼嘉镇有地名马口里,该地地形似马口,村在其中,故名。洛阳也有同样的地名,也是以同样的地形而名。漕桥马垛头,以地形似马垛而得名。湟里镇有牛马槽,也以地名而得名。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